加载中...
加载中...
为什么火车上的零食卖得这么贵?

为什么火车上的零食卖得这么贵? 原创

为什么火车上的零食卖得这么贵?

不能把价格稍微降低一些吗,即使比正常售价贵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,这样薄利多销不是赚更多吗?


有网友说  

主要原因是,人家根本不是靠这个赚钱的,什么薄利多销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在乎这两小钱儿但是这个还要存在,毕竟会存在匆忙没有自备食物和水的,或者准备不足的,总不能让乘客在车上饿着渴着吧,那这用户体验得下降多少。这个的存在主要是为这些乘客服务的,没办法,为了不饿的肚子疼,那时候已经不在乎价格了。

价格设置的偏高(算是远超其价值了吧),也是为了防止很多人来买(旁边的人在吃泡面吃香肠,你闻着香味了突然也很想吃,像你说的价格再低些你就会去买了是吧,偏偏人家不想让你买),你可能问了:“哪有这样有钱不赚的道理啊,谁傻呀还故意抬价不让乘客买?” 可能人家就是这么“傻”。你觉得火车上有那么多空余地方堆这些泡面矿泉水泡椒凤爪吗?有那空地方不如多安排两个座位,盈利更多

总结起来就是人家就不打算靠这个赚钱,存在的大部分原因是为那些真的没有吃的喝的的乘客准备的,抬高价格就是不想让太多用户去购买。

我猜这个2-3倍的价格也不是随便设定的,应该是根据统计学数据和心理学分析得到的,既能阻止大部分人因为单纯想吃去购买,也不会让真正需要的人因为太高价格而舍不得。


还有网友说

我不赞同上面的朋友说的不靠薄利多销挣钱,如果能够多挣钱为什么不挣呢?哪怕给员工多发两百块钱薪水都好呀。

所以我重新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,首先我们确定如下几点:

目标用户

1. 没有准备食物的人群。

2. 长途坐车的人群

场景

 在高铁就餐、吃零食、喝饮料。

分析

1. 在高铁上就餐会有食物的味道,吃饭发出声响,会影响其它人的坐车体验。

2. 在高铁上吃东西会造成垃圾,这些垃圾需要乘务员清理。

3. 高铁是一个不大的密闭空间,吃泡面、喝饮料的汁有可能洒到别人。

结论:

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最好将价格控制在一个范围内,可以造成最大的利润,也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,保证乘客的乘客体验。


还有网友说  

零食一般保存期长,一般不降价;

如果将列车环境看做一个微经济环境:

那么你会问零食临近过期了为什么还是不降价呢?这个可以参考美国“倒牛奶事件”,供与求得经济关系、价格弹性和隐性的定价权!

简单来说:

1、他们为了维系火车上微商业环境,和他们对于商品的绝对定价权,控制机会成本投入,不能降价!当然可能快过期了就拿到市场上来卖,或者宁愿过期也不能卖。

2、一旦薄利,不一定会多销,因为他们可能每天拿货的量是一定的,或者是一趟车就那么多,你薄利了,只算金钱来看是赚的钱少了,但是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。

举个例子来体现:一个用户用代金券买一件15元的商品,满100,减30和满150,减20,很明显前者亏了,

再举个例子:通信商的积分往往好几万才能换1个30元的商品,而超市的积分好几万可以换100元的商品;为什么呢?通信商机会成本较高(中国只有三大运营商),超市的机会成本较低(中国超市数不过来),这里面就有机会成本的计算。

就列车环境来看:

1、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,需求减少;商品价格降低,则需求增加,如果火车商品价格普通,意味着自带零食变少,需求量增加,对应的需求供给人员、、商品、储存成本增加,结果是车票可能涨价。

2、如果车上的食品、食物与地面上一样,会造成车上大量的旅客频繁来回购买食品,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矛盾。

3、平价但储存量不变,可能造成供不应求,比如水,被少部分乘客购买,造成乘客间二次倒卖,也可能引发矛盾,如果高价就意味着是必要需求时,才会被购买,能够给到真正有需求的乘客。

4、增加营收,非节假日期间有的火车上乘客不多,但列车维护和停靠投入有成本,高价商品能够分摊一定利润。

降价会有,一般是什么呢?

比如我见过的卖鸡腿的,半路有人混上车卖 鸡腿,一开始20元一只,最后火车快到下一站了,变成了5元钱两只。弄得车厢上的人是目瞪口呆。哈哈~~


哈哈哈,各有各的道理,不过总之一句话,贵有贵的道理,存在即合理。。。


没有更多推荐了 [去首页]
image
文章
357
原创
284
转载
73
翻译
0
访问量
199056
喜欢
47
粉丝
6
码龄
5年
资源
0

文章目录

加载中...
0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