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,是模型(model)-视图(view)-控制器(controller)的缩写,一种软件设计典范,用一种业务逻辑、数据、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,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,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,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。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、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。
Model(模型)表示应用程序核心(比如数据库记录列表)。
View(视图)显示数据(数据库记录)。
Controller(控制器)处理输入(写入数据库记录)。
Model(模型)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。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。
View(视图)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。通常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。
Controller(控制器)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。通常控制器负责从视图读取数据,控制用户输入,并向模型发送数据。
MVC 分层有助于管理复杂的应用程序,因为您可以在一个时间内专门关注一个方面。例如,您可以在不依赖业务逻辑的情况下专注于视图设计。同时也让应用程序的测试更加容易。
MVC 分层同时也简化了分组开发。不同的开发人员可同时开发视图、控制器逻辑和业务逻辑。
---摘抄自百度百科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MVC%E6%A1%86%E6%9E%B6/9241230
简化理解
所谓MVC是Model View Controller的缩写,意即模型-视图-控制器,是一种软件设计典范。
Model(模型)、View(视图)和Controller(控制)。
这个模式认为,程序不管是简单或复杂,从结构上看,都可以分成三层。
1)第一层,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"视图层"(View)。它是提供给用户的操作界面,是程序的外壳。
2)第二层,就是"控制层"(Controller),它负责根据用户从"视图层"输入的指令,选取"数据层"中的数据,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,产生最终结果给视图层。
3)第三层,是核心的"数据层"(Model),也就是程序需要操作的数据。
这三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但又是互相独立的,每一层内部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层。每一层都对外提供接口(Interface)以提供服务,上一层进行调用。软件就可以实现模块化,修改视图或者变更数据都不用修改其他层,方便维护和升级。